自2023年以来,中国的中小企业开始大规模寻求在纳斯达克上市,这一趋势展现了中国企业对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关注和需求。到目前为止,已经有超过100家企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提交了招股说明书,而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,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企业加入。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中国企业的活跃度,也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企业境外上市的支持态度。
2024年,中国证监会对赴美上市企业的备案审核速度有所加快,截至目前,已有22家企业的备案审核通过,相比之下,2023年全年仅有26家。这一改变可能是中国政府对企业境外上市态度的一个明显信号,意味着支持和鼓励的政策环境。
截至2024年3月4日,已经有11家中国企业成功在美国上市,其中9家通过IPO(首次公开募股)方式上市,1家企业通过OTC(场外交易市场)转板上市,还有1家通过SPAC(特殊目的收购公司)方式上市。这些成功上市的企业不仅包括中小企业,也有大型企业参与其中,如路斯特和亚玛芬体育,这两家公司的募资金额创下了历史新高,分别募资8.8亿美元和13.65亿美元,展现了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国内IPO政策收紧:自2023年8月起,中国国内IPO政策逐步收紧,审核要求和上市条件变得更加严格。这一变化导致许多企业难以满足国内上市的标准,因此转向寻求在纳斯达克上市作为替代方案。
实行全面注册制及行业限制:自2023年2月1日起,中国国内上市采用全面注册制,并实行红、黄、绿灯机制。这种机制对某些行业,如餐饮、茶饮、食品、白酒等大消费类企业,设置了更高的门槛,限制这些行业的企业在国内上市。面对这样的限制,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会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,而规模较大的企业可能考虑香港交易所等其他境外市场。
地方政府奖励政策:从2022年开始,中国各级省、市、区县政府纷纷推出奖励政策,鼓励企业赴境外上市。这些奖励金额高达1000万元人民币,甚至在某些城市达到3000万元以上,为企业提供了额外的经济激励。
上市条件相对宽松:纳斯达克的上市门槛相对较低,只需满足年净利润不低于75万美元、股东权益达到500万美元或企业估值超过5000万美元等条件之一即可。这比中国的新三板条件还要宽松,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较为便捷的资本市场进入路径。
上市过程时间短: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年半的时间,相比于国内上市过程更为迅速。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,时间的节约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和机会的把握,这对企业尤其重要。
享受政府优惠政策:上市后,企业可获得外商投资企业的身份,享受中国政府提供的税收、土地等优惠政策,从而降低运营成本,增强企业竞争力。
融资渠道多样化:纳斯达克上市使企业能够通过发行股票、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,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融资途径。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扩大规模、加强研发,还能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。
提升品牌影响力:成为全球上市公司后,企业能够显著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,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,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地位。
优化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:为满足美国证监会和纳斯达克交易所的监管要求,企业将持续优化其治理结构,提升透明度和规范性,进而增加企业的长期价值。
股东和高管可获取收益:上市后,企业股东和高管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手中的股票,实现资本增值。
并购扩张机会:作为一家全球性的上市公司,企业将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并购,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企业价值。通过并购,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增长,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。